以创新助推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邓联荣
创新对推进新时代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行动学习”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倡导使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是能将培训内容创新和培训方式创新统一起来的好途径。进一步发挥行动学习在干部教育中的作用,既要一丝不苟深入开展对委托单位的需求调研,又要一心一意增强驾驭行动学习理论和方法的本领。通过深入开展需求调研,确定有价值的行动学习课题,找准找好能推进实践工作的问题;通过持续增强本领,提升驾驭方法的能力,搭好互学互促的平台。在推进行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越来越多懂得干部教育规律的“培训师”,推动实现干部教育高质量发展。
知行合一 用行动学习做好行动学习
中央党校国际和港澳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 骆光宗
近年来,行动学习作为一种“研究式”学习的培训法宝,受到越来越多培训机构和组织人事部门的青睐。2023年10月,行动学习首次写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成为中央文件要求推广使用的培训方法。行动学习是一种集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研究解决问题和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方法。通过行动学习训练,可以促进学员思维和工作方式转变、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实现组织发展。相比传统的培训课程,行动学习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可以更好地实现培训成果转换,通过培训形成物化可见成果。
2023年12月29日,我有幸受邀到湖南省委党校领导力培训中心,围绕培训设计、行动学习等话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分享。领导力培训中心的各位同仁对行动学习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后多次找我交流,提出将行动学习运用于领导力培训的想法。
行动学习方法,培训效果好,了解概念容易,但具体实操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问题导向,课题是不确定的;团队学习,学员小组的构成是不确定的;研讨为主,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研讨工具和方法;实践导向,关注结果,关注难题的解决……这些对培训组织者的方案设计、流程把控、工具方法应用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年来,湖南省委党校领导力培训中心团队一直跟我保持着高频的互动,我也一直关注并见证了这支团队的成长。他们是资料的疯狂收集者,一年来他们几乎掏空了我所有的方案书、工具包、流程表;他们是技能的刻苦钻研者,专门赴广西行动学习研究会学习,研讨前后几个团队成员都会给我打电话复盘得失,寻求改进办法;他们是计划的严格执行者,知行合一,在领导力培训中心推广行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很好地践行了行动学习的理念,展现了极强的专业素养和团队执行力。这本身就是一次很棒的行动学习。为这个团队点赞!
以行动学习实现三『化』
杨 丹
行动学习是提升领导力的有效方法。因在“赋能理论结合实践”“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增强自我认知与反思”“培养适应与创新能力”“促进团队沟通与协作”等方面卓有成效,行动学习被广泛运用于世界五百强企业等组织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后备干部培养方案中。2023年,“推行行动学习等研究式教学方法”作为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创新的要求,写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中。为贯彻新的《条例》《规划》要求,落实校(院)高质量办好委托培训班次、打造领导力培训品牌等要求,领导力培训中心精心组织开发运用“行动学习特色教学模块”,用“干”“学”链接促干部教育培训提质增效。近一年来,领导力培训中心办好了6个嵌入行动学习特色教学模块的培训班次,充实了领导力课程体系的内容,搭建了参训学员互学互促的平台,促进了班主任从“组织员”到“培训师”的转变,收获委托单位和参训学员的广泛好评。
充实领导力课程体系,深化培训方案
如何提质培训工作,提升参训学员领导力?有吸引力的领导力课程体系是打造校(院)领导力培训品牌的基础性支撑。目前,校(院)领导力课程体系的完善需要开发自有课程和引入外部课程并举。在待开发的自有课程中,领导力培训中心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提升领导力的工具和方法”类课程,以结构化研讨为主要形式的行动学习特色教学模块就在其列。多方调研显示,一方面,“行动学习”是一种创新的培训方式,省内外不少委托单位对其作用价值的了解还不够;另一方面,放眼国际国内,依托“行动学习”项目提升领导力的实例不少,可形成有效的示范。由此,紧紧围绕“行动学习”理念的内在价值,组织团队打造“行动学习特色教学模块”,将其灵活嵌入培训方案中,发挥“行动学习”方法在改善思维方式、提升领导力中的作用,是打造校(院)领导力培训品牌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这一思路是正确的。大部分委托单位在了解到这一特色教学模块及其提升领导力的潜在价值后,选择将之纳入培训方案,令培训方案增色提质。
赋能参训学员获得感提升,优化互学互促
如何利用集中学习的难得机会汇聚学员智慧?行动学习搭建“学学相长”平台,通过引导来自不同背景和不同专业的学员,组建行动学习小组,采用团队学习方式共同研究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学员们充分交流、协作,倾听他人意见,发挥各自优势;主动攫取知识,学习掌握工具,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场景;深入分析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沟通能力和影响力,这些都是领导力的重要表现。此外,通过鼓励学员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帮助学员更清晰地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改进和提升。要求学员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突破传统思维模式,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这又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灵活应对,不断前进。通过搭建“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的广阔平台,挖掘学员智慧,实现互学互促,大幅提升参训学员的获得感。
促进“组织员”向“培训师”转变,催化团队力量
“行动学习特色课程模块”的应用中,“催化师”是学习效果“发生化学变化”的重要因素。运用具体实用的培训方法,“催化师”引领参训学员以结构化的方式实现思维的突破。领导力培训中心行动学习课程开发组的全体成员,积极依托中央党校国际和港澳培训中心专家的“传帮带”,扎实学习行动学习理念,积极讨论优化教学模块,熟练掌握结构化研讨的方法和工具,分工合作搞好实践应用,定期复盘不断优化方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特色教学模块趋于成熟。在一次又一次对学员结构化研讨环节的“催化”实践中,在一次又一次对行动学习课题的跟进督促中,“行动小分队”的小伙伴们不断地增益“培训师”技能,从“菜鸟”成长为有经验的“老手”。与学员的密切互动让他们更加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更加熟悉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向懂干部教育的“培训师”方向成长。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领导力培训中心副主任、教授)
以行动学习推动学学相长
庞 爽
行动学习是实现团队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创新、高效的学习过程中,有效推动学学相长,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培训带来显著的成效。
学以致用,在行动中实现学习迭代
传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先学习理论知识,再尝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行动学习颠倒了这一顺序,它让学习者首先面对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找学习所需的知识。例如,行动学习小组在试图解决“如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创新产品与服务”问题时,他们需要学习创新管理理论、产品管理等相关知识,这种学习不是单纯的理论灌输,而需结合实际的生产流程、产品特点以及客户需求来进行。作为催化师,我们同样需要根据不同班次和课题内容对背景行业知识进行补充,如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青年骨干培训班首次加入“交叉审视”环节,如何组织100多人共8个小组,有序高效开展“交叉审视”,教学组织也是全新的考验,正是对行动学习理念和方法的掌握让我们能轻松完成知识迭代,创新工作。
知识共享,在交流中创建学习平台
团队成员背景不同,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同,当大家围绕共同的问题开展讨论时,能够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的氛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些知识和经验还会在团队中迅速传播。例如,在“兴山县森林康养产业特色化发展的路径研究”行动学习小组中,有规划办的学员熟悉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原理;有旅游发展集团的学员能够提供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在团队讨论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之间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交流。
创新突破,在思辨中推动能力升级
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行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契机。面对复杂问题,学员需要不断提出新的假设、尝试新的方法,这就要求他们摒弃以往的线性思维模式,转而采用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在研讨过程中,催化师面对不同的学员如何调动,如何充分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不仅思维方式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看待问题具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和思考,也能更从容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
复盘交流,在反思中激发学习动力
“一日三省吾身”。行动学习中的“交叉审视”和“复盘反思”环节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前问题的解决效果,还能为学员带来持续学习的动力。促使学员们继续主动地寻求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一个行动学习小组在完成“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课题后,反思发现自己在数据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培训结束后,小组学员主动去了解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参加数据分析相关的培训课程,最后形成了能推动工作的成果,自己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形成了一个持续学习的良性循环。在参与小组复盘反思的过程中,催化师们将碎片化的经验和知识系统化,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果。通过行动学习实现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些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都是新时代青年干部必须具备的。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领导力培训中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以行动学习实现“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
方 阳
以问题为导向,是行动学习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
从实际发问,找准“真”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亟待解决的“真”问题?在吐鲁番市直机关青年党员骨干示范培训班的微行动学习中,有个小组研讨题目为“青年党员如何提升领导力”。研讨初始,小组成员感觉研讨主题范围较大,无从下手。在催化师的引导下,利用头脑风暴、团队列名的方法,学员们尝试在最大范围内审视自己的知识版图,对吐鲁番青年干部的领导力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在理想状况和现实情况中找差距,初步查找了39个问题。在用多维分析图对全部问题进行澄清和分类后,最终聚焦在“加强业务能力提升”上,并进行深入分析。小组成员在复盘交流时提到,初次面对研讨问题时,感觉无从下手,但是在各种研讨工具的应用下,随着对问题的不断澄清和总结思考,拨云见日,逐步有了自己清晰明了的想法,认识到实际情况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将问题具体化、可衡量化,锚定需要努力攻克的难关。
从实践着手,寻求“真”办法
找准“真”问题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问题,这是行动学习的目的所在。通过利用鱼骨图、SWOT分析法,巧妙设计问题链,“剥洋葱”式揭开问题的层层面纱,找到问题的“真”原因,继而寻求解决问题的“真”办法。在明确的目标范围内,引领小组聚焦具体事实,快速筛选信息,为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湖北省兴山县“县域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的微行动学习研讨中,针对“高岚河流域文旅融合创新路径研究”课题,参训学员指出兴山县人产城融合发展不足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什么融合不足?”“产业发展为什么不平衡?”“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在催化师不断地追问和质疑中,将找出的因素按照相互关联性,从“区位优势有待挖掘”“产业不充分不均衡”“城市功能不完善”等方面,查找了14个子原因,激发参训者创新构想,进而提出有效对策。
“提升昭君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这样的对策有价值吗?催化师针对对策不断发问,“昭君品牌具体有哪些物化载体?”“昭君文化的体现形式是否可以更为多样化?”参训学员根据SMART原则细化剖析,一步步分析优势与局限,从资源需求、潜在障碍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视。最终提出昭君旅游节提级,围绕昭君文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旅游场景,如汉服摄影摄像、剧本杀等具有可操作性、可落地性的对策。这为小组后期开展实地调研,形成有建设性建议的调研报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系统的思考,对问题进行不断追问、质疑、审视,形成理性的解决方案。在不断追问思考的过程中,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使参训学员的系统思考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叠加式提升。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领导力培训中心讲师)
以行动学习实现思维的升华
缪 冬
行动学习的工具方法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 帮助学员们实现思维的升华,照亮他们解决问题的道路,见证他们在团队协作与个人成长方面的非凡旅程。
用“头脑风暴”激发学员创新潜能
“头脑风暴”鼓励人们尊重彼此的想法。就像是置身于一场思维的激烈碰撞,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惊喜与收获。学员们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能够被尊重,相互间的信任就会增强。那些原本内敛的学员开始鼓起勇气发言,他们的想法如同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满了生机。例如,吐鲁番市直机关青年党员骨干示范培训班在讨论“青年党员如何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问题时,大家对“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工作方式”这三个方面提出很多有见识的看法,但当讨论到责任担当方面时,大家都不知道该如何破题,讨论迟迟无法开展下去。“青年学员中有懒惰意识”这一观点的抛出,顿时成为了讨论的突破口。这种自由的氛围正是头脑风暴的魅力所在,它让每位学员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无论想法多么特别,都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用“鱼骨图”引导学员深度思考
当学员们开始运用鱼骨图分析问题时,他们就像侦探一样,认真梳理每一条线索。在吐鲁番市直机关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理论研修班,学员们以“退休党员在发挥余热方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鱼头”,从“制度机制不完善”“思想认识不足”“退休党员本身存在的问题”“党务工作者能力不够强”4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深度思考,从多个维度分析问题,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从容,在制定解决方案时更具针对性。
用“角色互换”塑造学员同理心
角色互换培养学员们的同理心,让他们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青年骨干培训班开展行动学习“交叉审视”环节时,运用了角色扮演的工具“四副眼镜法”。该工具让学员们分别戴上“万花镜”对一件事表达赞成意见;戴上“墨镜”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负面成分;戴上“望远镜”从领导、全局高度和长远战略眼光思考问题;戴上“放大镜”从基层执行者角色思考问题。学员们“戴上”不同眼镜对其他组的成果汇报进行评判。对“如何开展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航天装备研制”问题进行交叉审视时,戴“墨镜”的学员从“自身数据平台保密”等角度质疑了汇报成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弥补了研究疏漏。
通过行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解锁的这些思维方法和工具,学员们一步步完成对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这些工具还将继续陪伴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创造更多的辉煌。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领导力培训中心高级会计师)
既是团队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更是个人领导力提升的通途
王贺龙
2024年10月10日至20日,有幸接受湖南省委党校行动学习特色教学模块的系统培训。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训练。
行动学习提供一种团队高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就一个具体问题,研讨并给出对策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做到多元化视角看问题,如何运用团队列名、鱼骨图等工具深度探讨问题和高效地挖掘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落地的解决策略,并变成可执行的计划。更教会我们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让团队运作更有效,怎么发挥好团队作用。甚至改变了我们传统思考问题方式,让我们视野更加开阔。
此次行动学习,是对个人领导力的训练,更是个人能力的成长。行动学习小组分为组长、催化师、记录员、汇报员、PPT制作员等。作为组长,应知道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角色,让每个人都能最大化发挥作用。催化师是专业化要求较高的角色,前期应引导大家围绕问题讨论,并促使团队广泛、深度思考,最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记录员要能够将大家发散的思路整理清晰。汇报人,要能将团队的成果、亮点精彩地作以呈现,是对表达能力的考验。每一个队员,都能找到自己擅长的位置并发挥作用,团队的运作就更见成效。
此次行动学习让我深受启发,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取决于他的实践经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应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尝试用行动学习的方式方法,为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作者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4年第一期青年骨干培训班学员)
行动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李 蕊
在接触行动学习特色教学模块后,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首先,行动学习让我体验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灌输上,而是鼓励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知识的本质。
其次,行动学习中的团队合作让我受益匪浅。在小组活动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协调团队内部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再次,行动学习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对我的学习思维有帮助,也对我工作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行动学习特色教学模块让我收获颇丰。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技能,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作者系吐鲁番市直机关青年党员骨干示范培训班学员)